有需多人有金錢上的煩惱 往往不知道怎麼辦

所以分享了一點貸款相關的資訊

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解決有關金錢和貸款上的問題

http://goo.gl/URy8ZL

圖/廖貽得 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我是一位在國宅社區從事「弱勢少年社區照顧服務據點」的社工員。一般人聽到「社區照顧」或「課後照顧」,可能會誤以為是「安親班」,就是一個給孩子寫作業、進行補救教學的地方。不過,我想在這篇文章說的是,「社區式」的課後照顧,跟坊間一般私立安親班,在社會關係的意涵上,有很大的不同。我用以下兩個發生在我們課照班的故事,來說明兩者之間的差異。「老師,我爸爸沒辦法帶我出去,怎麼辦?」我和同事當然也會讓孩子來課後照顧的據點寫作業,甚至這也是平時據點的主要活動。不同的是,我們從作業中,看見的不只是孩子的學業成就,而是「寫作業」背後所反映的家庭背景跟狀況。小米(化名)是一位國小生,他很常來我們的據點走動,和爸爸獨自生活在一棟低矮、老舊的平房內。因為他的爸爸平時在外面做臨時工,學歷不高,沒辦法幫他看作業,但爸爸很關心小米的狀況,時常打電話過來詢問小米在課照班乖不乖。有一次,學校出了一項暑假作業,內容是要進行「景點認證」,要請孩子們遊覽市內的各項在地景點。這項作業的立意跟出發點當然是好的,希望孩子們能認識家鄉的美麗文化。不過,對小米來說,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。小米的爸爸平時忙於工作,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陪伴小米出去玩,回到家中只想要休息。所以,小米拿了作業過來據點找「社工老師」幫忙。他皺著眉頭,一開口便苦惱地詢問:「老師,我爸爸沒辦法帶我出去,怎麼辦?」於是我跟同事就開始跟他討論,我們可以去哪些景點,幫助他完成這項作業,陪他一起上網找資料、查地圖、查交通方式……從這件事之後,我逐漸發現,學校的「家庭作業」不只是作業,作業背後,隱藏的是校方對孩子家庭狀況的預設跟期待。「景點認證」這項作業,預設每位孩童都至少會有一位有閒暇的家長,而且有充足的時間跟精力,陪伴孩子出去「探索在地文化」。但對於只有一位家長的勞動家庭來說,家長往往為了家庭的生計,已經耗去一大半心力,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陪小孩到處趴趴走。而課後照顧存在的積極目的,恰好彌補「學校期待」跟「勞動家庭實際生活狀態」的縫隙,凸顯這條縫隙隱而未顯的階級意涵。我逐漸理解,孩子無法完成學校指派的家庭作業,不是因為單純是個人的不努力或不用功,也不是家長不努力指導或教養孩子,而是因為家庭的經濟跟文化條件不允許、不相容。「老師,我們的菜園被拆了!」除了讓孩子在課後有寫作業的空間外,因為據點座落於社區內,所以我跟同事也花了許多心力,思考如何讓孩子跟社區的人、事、物產生連结,最終希望讓孩子產生對社區的認同感。上學期,據點後面有一塊小菜園,我剛好認識一位媽媽農友,請她來帶孩子們在小菜園上種些東西。每週一次,孩子們寫完作業之後,三三兩兩拿著澆水器跟小鏟子,到後院的菜園探險。有的孩子從剛開始不喜歡碰到泥土,到後來搶著要堆泥土城堡;有些孩子習慣什麼東西都要用買的,到後來學會怎麼自己動手用牛奶桶做鏟子跟菜園牌;更多的孩子是作業寫完之後,開始會問我說:「老師,我可不可以到後面看看?」 經過了一學期的菜園課,孩子對菜園有了一定的情感。但好景不常,上個月因樓上的居民建議里長進行全面的綠美化,里長礙於壓力,來課照班詢問我是否能夷平原來孩子種的東西,改種綠美化用的地毯草。我當下覺得應該要問問孩子的意見,但里長已經請小山貓開來了,感受到里長背後其他里民給予的壓力,倉促之下只好勉為其難地答應。當孩子知道菜園要被拆除的消息,有孩子馬上著急地質問:「老師,你怎麼可以就這樣答應里長,讓他拆了菜園?」也有孩子趕緊跑到後面「監督」。我頓時感到有些愧疚跟焦急,不知該怎麼跟孩子說明。就在我有些不知所措時,有些孩子已經從後面的菜園回來,手上捧著一堆蚯蚓,興奮地跟其他孩子「獻寶」。孩子的情緒來得快、去得也快,剛才有些忿忿不平的孩子,看到其他孩子有新的發現,趕緊也衝到後面去挖寶,看看能不能趁著大翻土,找到什麼新奇的東西。過了一個小時之後,孩子終於陸續回到教室,大家手上紛紛拿著彩色的小石頭,互相熱烈地討論著:這些石頭是誰埋的?該怎麼使用這些石頭…也有些孩子找到一些平時沒有發現的昆蟲或小玩具,紛紛嚷著還要再出去一趟。本來我以為會是一場情感危機的「菜園強拆事件」,在孩子的眼光下,反而轉換成一次有意思的大發現,引發孩子更熱烈的行動跟討論。不只是學校和家庭的附屬品,而是撐持孩子與家庭差異的場域最近因總統大選將近,各候選人紛紛針對少子化的現象,提出各自的政策解方。其中,喊了許多年,卻始終無法徹底落實的,就是建立公共化、普及化的托育照顧系統。這裡面包含著:0-2歲的公共托嬰和社區保母,2-6歲的公立幼兒園、非營利幼兒園,以及6-12歲的普及式課後照顧。在討論課後照顧的政策時,我發現政治人物時常把焦點放在「課後照顧可以促進家庭生育」的政策目的上,彷彿課後照顧僅是一種附屬品,只是依附著學校的教育和家庭的生育與養育目的存在。然而,從我擔任課照社工的經驗中,我認為社區式的課後照顧,可以被賦予更積極的意義跟目的。在日常生活與孩子的互動中,隱而不顯的階級差異被凸顯。「階級不平等」不只是家長薪資高或低的問題,而是學校在無形間,忽視了不同階級的家庭在文化資源上的配置不均,使得勞動階級的家長,在無意間背負了「參與度不高」、「教養能力不足」的罪名。社區式課後照顧的服務,讓夾在學校期待跟家庭現實條件中間的孩子,有了一個相對安全的避風港。而從菜園課程跟強拆事件中,我也發現,或許要培養孩子所謂的「本土意識」或認同感,並非讓孩子去市內的本地景點「到此一遊」而已,而是要有人利用社區既有的環境跟條件,讓孩子跟社區的人事物,產生長期的互動跟關聯,進而產生對社區的認同感。而社區式的課後照顧據點,正具備著絕佳的條件,從事關係聯結跟認同建立的工作。這正是一般坊間的安親班或課輔班,較難以達成的社會目的。下次,大家或許可以多留意,在你家的附近,有沒有這一類從事社區式課後照顧的據點呢?如果剛好經過,很歡迎大家一起進來跟我們的夥伴聊聊,聊聊你們對孩子照顧的想法,也聊聊對社區的想法跟願景…… (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臉書)
3DEE8BC1ACDFCDFD
arrow
arrow

    th15rt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